第(3/3)页 那些曾经辽国的精锐,早就损失殆尽。 若是此时他还坚持说不投降,到时候,估计怕是就得自己到草原上去放羊了。 且到了那时,那些从前还依附他们的其他部族,如西边的阻卜部,西北的乌古部、敌烈部,东边、南边的渤海旧民、高句丽遗族,以及东北的女真,北边的室韦,一旦发现他们已经不行了,那还会继续依附于他们? 所以…… 最好的办法,就是直接投降。 假若此时不是辽国,不是契丹人,或许不会想得这么深远。 可辽国,尤其是耶律洪基,可是已经被汉化得很深很深,读过的汉人的史籍,更是不知道有多少。 他当然清楚,如果接下来自己不投降的结果会是如何。 只能说…… 投降虽然丢脸。 但毕竟他是仰慕中原文化的,所以,若是能成为中原的一员,倒也不算是一件什么难以接受之事。 如果是换做其他的蛮夷部族,那当然不行。 可现在他们都已经穿着跟中原人一样的衣服,哪又有何不可? 在跟萧观音谈论完这些后,耶律洪基又问了问耶律浚,对此事怎么看。 耶律浚还小,对投降这种事,其实还有点没什么实感。 反正…… 只能说是听爹爹的安排。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。 第二年,春。 耶律洪基便以天下百姓为由,为了尽快地结束战争为由,正式向所有人提议,向南朝投降。 辽国这边…… 上下官员你要说不惊讶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。 不过有一说一,你说现在不投降,你还能怎么办? 倒不如说…… 能做到像他们陛下这样的,即便是翻遍史书,也难以找到几个。 考虑到在战争的层面,他们其实已经完全打不过了。 现如今…… 陛下又主动站出来投降。 那剩下的官员,便也没什么好说的。 既然这样! 那就投降吧! 派使臣去告知南朝的太子。 而与此同时…… 赵昕在幽州城,也在琢磨着,今年的仗该怎么打。 然后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…… 这耶律洪基竟然还真的投降了! 讲道理! 就连赵昕都有点难以相信。 不过…… 你也不得不承认,就算是辽国再坚持下去,也不过就是垂死挣扎。 能做出这样决定的耶律洪基,也不失为一位明智的国君。 从古至今,好像一般都只有南方的政权喜欢不打仗就直接投降。 这一次,却是出了辽国这样的北方政权。 既然耶律洪基说要投降,那赵昕也没有道理不接纳。 定好一个黄道吉日。 随后…… 赵昕便在山海关,接受了耶律洪基的投降。 消息传到开封府,连他爹爹都垂死病中惊坐起,震惊到从床上爬了起来。 问众人道:“最兴来到底做了什么!?” 赵祯问众人,那众人像欧阳修等人也不清楚啊。 反正…… 辽国现在已经投降了。 欧阳修还特意关心地道:“官家要注意自己的身子。” 不过这话说的,就有点歧义了。 见众人都屏着气地看了过来,欧阳修这才补充道:“臣的意思是,官家还有病在身,不适宜太过于亢奋。” 赵祯却是莫名其妙地扶着自己的额头,嘴角笑了起来,对众人道:“最兴来打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。能把辽国给劝降,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之事。不过我还是很好奇,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。你们派人去问问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