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已经是他们国中最后的力量了。 侍卫耶律苏便道:“陛下,此时言投降尚早,万一接下来打赢了呢?” 耶律洪基听这些武将都如此,想想也是。 万一打赢了呢? 便道:“那你们以为,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打?” 就是不愿意承认,他们其实已经打不过。 同为侍卫的耶律阿思便道:“如今南朝远道而来,粮草更加难以为继,我们可以派一部分的人去劫取粮道,一部分人,则勾引他们出锦州城与我们决战。只要能避开那武器,在马上作战,我们不见得会输。” 其他人听罢,也纷纷附和。 也只能是这样了! 然后…… 耶律洪基便让人化整为零,几百、一千的出去,利用骑兵的高机动优势,希望能够拖住赵昕的进攻节奏。 赵昕这边…… 不可能猜不到这一点。 所以赵昕已经提前他们一步,打算直接去进攻耶律洪基的老巢。 把步兵都留在锦州城,然后他带着大部分的骑兵千里奔袭,直接攻打对方的上京。 赵昕这想法一出,自然,己方大营这边人人反对。 “殿下,你这想法太冒险了。” “辽国上京距离我们此地足足有快一千里,这路上要是遇到个什么意外……” “请殿下允许臣,让臣代殿下去。” 赵昕也是回道:“可我对你们不放心啊。” 下面的人便道;“殿下您亲自去的话,我们更不放心。” “若是殿下您出个什么意外,那朝廷怎么办?” 赵昕便道:“那还是算了吧!能打到锦州,我们此次出来,也算是拓土三百余里,近四百里了。接下来,还是先安民吧。” 从辽西走廊一路走过来。 虽说人口少是少了点,但是这个城劝降一点,那个城劝降一点,这好歹两三万人,还是有的。 赵昕如今唯一比较纠结的,就是这些人该怎么办? 是让他们留在原地,还是迁到山海关前? 不过貌似迁到山海关前,跟留在原地,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。 毕竟都有可能会背刺。 而若是留在山海关前,明显背刺的危险性更大。 倒还不如直接把他们给留在原地。 想了想…… 赵昕干脆先让人去下面,给城中百姓统计他们的田地数量。 以及他们所需要交的税。 要想把他们都捆绑到自己这边来,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他们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一致。 由于这边地广人稀,所以这边的田地,倒也是不缺的。 只是当然了! 不缺田地,不代表就能每天都过得很好。 由于这边是高纬度,粮食产量,即便是丰年,也多不到那里去。 因此,百姓过得其实还是比较苦的。 也就刚刚好过了温饱的程度,饿不死,可也富不了。 每天必须大量的劳动,这才勉勉强强地够养活一家。 赵昕听闻了这些情况后,也是旋即便给耶律洪基写了一封信,内容是:“看看!这百姓过得有多么地不容易,我的提议是,你投降,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打仗了。” 耶律洪基也不知道赵昕为何老想劝降他。 跟身边的人一合计,众人也是分析道:“我听闻南朝那边,虽说繁荣富庶,但百姓其实过得不怎么样,所以,这是否就是南朝想要尽快地劝降我们,而不是跟我们打的原因?” “南朝先前打了西夏,如今又来攻打我们,他们那边,情况也未必就能比我们好到那里去。” 耶律洪基觉得在理,因此也是随后便给西夏,去了信,再次让西夏出兵。 而西夏这边…… 刚刚才过了没几年的好日子,恢复了与大宋的互市,现如今辽国又来让她出兵,那没藏氏当然不可能破坏这样难得的和平。 关键…… 你都说了,宋军现如今已经打到了锦州了,这大宋这么猛,我还去打,那我岂不是傻子? 虽说没藏氏也想夺回横山地区,可此次对大宋出兵,实在是有点不理智。 辽国的使臣见劝说没藏氏根本劝说不动,只道对方是妇人之仁,转而找了没藏氏的兄长,没藏讹庞进行密谋。 没藏讹庞对辽国使臣的提议倒是很感兴趣。 可问题就在于,现在是他妹妹当政,如果能把他妹妹给除掉,那这事就能成。 辽国使臣看了看没藏讹庞,没藏讹庞也看着对方。 不是! 你这是何意? 你的意思难道是,让我刺杀没藏氏? 辽国使臣只觉得没藏讹庞这是疯了! 而且…… 到时候,好处全都是你的,坏处全都是我的。 像这样的借刀杀人的计谋,没藏讹庞用了已经不止一次两次。 幸亏辽国使臣惜命,而且认为,若是真的他动手,那没藏讹庞肯定会推他出来顶罪。 到时候…… 固然,西夏真的有可能帮助辽国缓解战事,但是……自己的小命也怕是要没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