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章:嬴政去尚学宫-《大秦:隐忍十八年,废柴皇子杀疯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随着萧何的离去,那扇沉重的殿门被内侍缓缓合拢,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光影。

    殿内一时间只剩下赵凌与嬴政父子二人,青铜灯树上的烛火跳跃着,将两人的身影拉长,投映在雕龙画凤的殿壁之上,微微晃动。

    嬴政放松地靠在老爷椅上,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牛奶,目光带着几分欣慰,笑吟吟地望着自己那已然成长为合格帝王的儿子。

    他想起方才萧何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忠诚,不由得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:

    “这萧何……看来你算是彻底将他收服,纳入麾下了啊!”

    他微微摇头,仿佛在感慨一件颇为不易的事情,“原本,为父还以为,你当初杀了那刘季,又告知了萧何,总会让他心中留下些许芥蒂,行事难免会有所保留。毕竟,同乡之谊,在这世间亦是颇为看重的情分。”

    嬴政所说的,正是赵凌曾以“仙人托梦”为借口,向他讲述的关于另一个时空中大汉王朝的故事。

    在那故事里,萧何与刘邦乃是开创基业的至交与君臣。

    因此,当赵凌先杀刘邦,后又坦然告知萧何此事时,嬴政内心深处,确实曾有过一丝疑虑,担心这会成为君臣之间一道无形的裂痕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啊……”嬴政的声音带着真正的赞叹,他抿了一口杯中温热的牛奶,那醇厚的滋味似乎也映衬着他此刻的心情,“萧何此人,竟能如此分明!非但没有心存芥蒂,反而对你越发忠心耿耿,处理政务更是尽心竭力,甚至不惜为了国库税收,去直面西文彦、孟巍然那等老狐狸的锋芒。这份心性,这份担当,实属难得。”

    赵凌见父亲杯中之物渐少,亲自从侍立远处的宫人手中接过温好的铜壶,又为嬴政斟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,然后才笑着回应。

    “父皇,不可否认,那刘季……确实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,能吸引豪杰归附,但是——”他话锋一转,笑道,“您儿子朕,亦不比他差分毫!甚至,在某些方面,朕做得更好。”

    他走到嬴政身侧,目光望向殿门方向,仿佛能穿透宫墙,看到那位勤勉的治栗内史,语气变得沉稳而深刻:“况且,萧何一早认定的明主,便是朕!”

    “朕与他的关系,自始至终,都是清晰明确的君臣!朕赏识其才,破格提拔,许他以治栗内史之高位,执掌帝国钱袋,此乃知遇之恩,伯乐之识!”

    “而那刘季,于萧何而言,终究不过是一同乡而已,或许有些情谊,但如何能与君臣大义、知遇之恩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他回过头,看向嬴政,眼中带着一丝反问,更带着对萧何人品的绝对信任:“父皇难道认为,以萧何之智慧与品性,会为了一个区区同乡的私谊,而背弃对他有知遇之恩,委以重任的君主吗?”

    “若他真是那般不明是非,因私废公之人,朕也不会如此信重于他。”

    嬴政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分析,缓缓颔首目光变得有些悠远,似乎想起了久远的往事:

    “你能如此想,如此用人,为父也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,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门下,有一奇士名为侯嬴,年老家贫,仅为大梁夷门监者,信陵君却丝毫不以为意,亲自驾车执缰,迎为上宾,礼遇备至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信陵君为救赵国,窃符夺军,侯嬴因年老不能随行,便在信陵君至军之日,面向其离去的北方,自刎以报知遇之恩,以全士为知己者死之义。”

    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赵凌身上,那眼神中带着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洞察与认可:“为父观察你身边聚集的这些人,墨家巨子墨知白、剑圣盖聂、还有阿青那丫头……他们对你,或许便有如当年侯嬴对信陵君那般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并非全然因为你的皇帝身份,更是因为你这个人,愿意倾心相报,以命相护。此乃人主之幸,亦是人格魅力所致。”

    赵凌闻言,心中不由泛起阵阵暖流。

    他想起了墨知白为完善机关术废寝忘食,想起了盖聂沉默却坚定的守护,想起了阿青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依赖……

    他忍不住轻声感叹,语气中充满了珍视:“是他们都太好了……是这个时代,造就了太多这样的铁骨豪杰。即便是一介匹夫,甚至是一个沿街乞讨之人,往往也秉持着令人动容的骨气与信义。”

    听到父亲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贤公子信陵君,赵凌在自豪之余,却也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