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贞观世界,辽东的战局逐渐明朗,李靖的人马已经跨过了鸭渌江,开始进攻高句丽核心地区,而程名振也将浿水江中的水寨拔出,还依照李靖的吩咐,一把火烧了黄州城,让坐镇平壤国都的渊盖苏文怒不可遏,但又无可奈何。 开战以来,他们好像一直被大唐人马牵着鼻子走,不管布置什么战术,都会被大唐得知,而高句丽内部的反对派趁机发难,指责他不该跟大唐强硬,要是早早服软,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了。 吃了亏、挨了打才算反应过来,这些高句丽贵族也算有见识。 但有一点他们搞错了,就算服软,大唐照样会打过来……辽河两岸的汉人冤魂还没消散,这种仇可不是服个软就能抹平的。 不管他们对大唐什么态度,高句丽都将不复存在。 高句丽朝廷给程名振送来求饶的书信,他们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国,岁岁纳贡,决不食言。 程名振跟李靖隔着对讲机商量一番,让刘仁轨给高句丽人回了一句话: “好好珍惜你们最后的时光吧,哭,也是算时间的!” 这个时候,高句丽平壤周围还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座城池,想要全部啃下来并不轻松,不过只要保持高压的态势,没有退路的高句丽人,早晚会崩溃。 春秋世界,孔子率领弟子们继续披荆斩棘开山路,终于在第三天开辟出了一条山上的道路,来到了山顶。 虽然山顶同样是荒草茂盛,需要大力整理,但好歹能把帐篷和一应物资搬到山顶,不用呆在没任何屏障的山脚下了。 大家用马匹驮运,来来回回折腾几趟,总算全都转运到了山上。 不过搬到山上,也预示着没法从旁边的河中打水了,但这难不倒孔子,他从怀中将蕴养的儒生笔拿出来,来到山后的缓坡前,在虚空中写了一个【泉】字,很快,缓坡上就有一泓泉水流淌出来。 这神奇的一幕把大家看呆了,子路反应最快,赶紧领着几个师弟挖了个小湖储水,又开了条小水渠,让泉水从山顶的平地上流过,将泉水分为上下游,上游的饮用,下游的洗涮,互不影响。 孔子尝了尝泉水,觉得甘甜凌冽,命名为甘泉,然后便开始分派任务,让子弟们修建厕所、粪池,探索后山的缓坡,再将山下的荒地进行统计。 光靠山上这点耕地,是养不活几百号人马的,需要增加耕地面积。 好在云雾山脚下全是荒地,还有河流经过,稍微一开荒就是良田,侧面是一条狭长的山谷,里面荒草遍地,可以用来放养马匹。 以后人多了,养马喂马耕田种地等等,都要系统学习,可以说,内政后勤农耕军事等方面,一元学宫全都教。 只要你肯学,就能真正感受到学无止境不是一句空谈。 接下来,大家开荒、伐树、平整地面,修建房屋,忙得不亦乐乎,搭好窝棚那天,孔子推算出今天是个吉日,便率领弟子们一起祭拜天地和太极图。 国家大事,在戎在祀,老夫子很重视这次祭拜,不仅亲自准备供品,还担任主祭官,一丝不苟的按照大周礼仪进行祭祀。 行礼完毕,天上飘过一朵朵白云,弟子们正抬起头观看,突然发现,原本在祭台前站着的夫子,竟然原地消失,不见了踪影…… 第(3/3)页